
健康科普
提供最全最新的医疗资讯,打造最具权威性的医学健康知识科普平台。
免疫细胞的数量可能决定新冠死亡率的原因
新冠肺炎病情轻重与免疫细胞的受损程度相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20年1月12日发布的《临时指南》,SARS-CoV-2感染分为无症状、轻度肺炎、重度肺炎和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感染性休克)。
中国汉族人群COVID-19死亡率与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
对于新冠肺炎,已有一些研究初步表明,健康的免疫系统才是抵御病毒的特效药。随之,我们将目光转向了提升自身免疫力上。
目前,全国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2.3%。然而,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月的报告中指出,武汉的死亡率为4.6%,北京为1.9%,上海为0.9%。
笔者不禁要问,武汉的死亡率高出其他地区,这是否与当地人的免疫力相关?
2020.3.10,一篇题为(Mortality of COVID-19 is Associated with Cellular Immune Function Compared to Immune Function in Chinese Han Population )的研究论文在medRxiv网站上发表,论文当中的数据由北京协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上海健康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合作得出。
研究小组分别检查了武汉、北京和上海的新冠肺炎患者入院前的淋巴细胞数,发现三个地区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或与患者体内淋巴细胞数呈负相关,初步证实免疫细胞功能与死亡率有关。
入院之前各地区病例淋巴计数如下:
武汉:0.8×10E9/L(IQR, 0.6-1.1)
北京:1.0×10E9/L(IQR, 0.7-1.4)
上海:1.1×10E9/L (IQR, 0.8-1.5)
对照三地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为武汉4.6%、北京1.9%、上海0.9%,该研究的对象包括752例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14117例正常的中国汉族人群(该研究首次报道了具有正常对照的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
上海和北京COVID-19患者特征
在已确诊患者中约有90%存在发热,其次是疲劳(25.2-27.1%)、头痛(9.8-11.1%)、咳嗽(49.1-51.0%)与痰多(20.0-23.1%)。类似寒战、咽喉痛、气短、厌食、腹泻、恶心和呕吐等症状不太常见。
由于缺乏正常汉族人群血常规和淋巴细胞的参考范围,研究小组对年龄在18-86岁之间14117名健康的成年汉族人群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健康状况正常人群的淋巴细胞亚群特征。
14117名正常人淋巴细胞亚群的特征
在这个大样本中发现,随着年龄增长,正常人群中B淋巴细胞、CD4淋巴细胞和CD8淋巴细胞水平下降,而NK细胞水平升高,揭示衰老导致T细胞和B细胞免疫功能的下降,NK细胞只能增加“工作量”。
随着疾病继续恶化,严重或危重症患者淋巴细胞水平持续下降,淋巴细胞耗竭的发生率为100%(导致机体失去对细菌与病毒的抵抗力)。这些患者体内的C-反应蛋白、白介素和-6和D-二聚体的水平升高,表明患者身体经历了严重的炎症和细胞因子风暴的冲击。
进一步系统分析178例未经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发现,新冠肺炎可能直接影响免疫系统。
最后研究小组提示:入院时应立即分析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因为新冠肺炎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淋巴细胞。当患者被确认感染COVID-19,临床医生应该安排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以便进行早期干预,以避免耗竭淋巴细胞而带来的严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