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行业资讯

诺亚创生汇聚了行业内资讯内容,为您提供最新、最热的资讯内容。

浅谈干细胞技术临床治疗脑卒中的作用机制及研

有一种病,可以瞬间让人口眼歪斜、肢体麻木、瘫痪在床,这就是中风,也就是脑卒中。每年的5月25日是世界预防中风日。中风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和经济负担高的“五高”特点,是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

1

脑卒中的疾病危害及传统治疗手段

脑卒中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据统计,每年全球有约1500万人患上中风,其中87%以上的患者都是因为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可导致众多严重的临床症状:突然昏倒意识不清、面部扭曲口眼歪斜、口齿不清表达费力、半身不遂行动障碍(偏瘫),致残率极高。更为严重的是:50%脑卒中发病史的患者会在两三年内再次发生,而且脑卒中复发的规律是,病情一次比一次严重,发病间隔时间一次比一次短。

目前,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标准治疗措施为静脉溶栓和机械性血管内取栓术。通过治疗,大多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生中风后的第一年能够存活。但是溶栓等治疗方法有很强的时效性,即便患者接受最权威的脑卒中治疗,也只有约10%的患者可以立即恢复脑供血,因此大部分患者会经历长期残疾的折磨,同时,存活的患者五年内的平均复发率高达40%以上。

缺血性脑卒中通常在病程后期产生一系列由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后遗症,临床上主要采用康复运动和药物辅助等手段治疗。这些治疗方法虽然有助于脑卒中后患者的功能恢复,但仍有部分患者存在语言、运动等方面的终生功能障碍。这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家庭造成沉重负担。

2

干细胞干预脑卒中的作用机制

近年来,随着干细胞技术的推进,许多研究人员发现干细胞在脑卒中的临床治疗中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

促进神经元再生和修复:干细胞能够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通过促进神经元再生和修复,帮助恢复受损的脑组织功能。

刺激神经保护机制:干细胞能够分泌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包括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等,这些因子可以刺激神经保护机制,保护神经元免受进一步损伤。

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干细胞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和炎症介质的产生,从而减轻脑组织的炎症反应和细胞损伤。

修复血管网络:干细胞能够分化为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修复血管网络,增加血流量,从而提高脑部血液供应和氧供。

减轻细胞凋亡:缺血性脑卒中会引起细胞凋亡,干细胞可以通过分泌抗凋亡因子和增强细胞生存信号通路,减轻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元再生和修复。

3

干细胞临床治疗脑卒中的研究案例

临床研究一:

2021年12月23日,中国台湾花莲慈济大学医学院报道了一个案例:一名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接受脐血干细胞临床治疗后,12个月内取得完全康复。结果发表在《Cell Transplantation》(细胞移植)期刊上。

患者中风发作后第8天接受脐血干细胞输注,又过了8天出院,并在1、3、6和12个月随访以评估NIHSS评分、神经功能和MRI结果。输注后,患者的神经功能逐渐改善。在12个月时,NIHSS评分(A)从9分降到1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B)从0分增加到48分,Barthel指数评分(C)从0分增加到90分。

结果表明,接受HLA6/6匹配的脐静脉血液来源的单个核细胞输注之后,这名缺血性卒中成年患者在短时间内明显康复。

中风后2小时、8天进行的弥散加权成像(DWI)显示右侧放射冠有梗死(白色强度增加),3个月后开始退散,6个月后消失(A到D)。

临床研究二:

2021年9月,研究人员在Stroke杂志上发表了关于静脉注射间充质干细胞对缺血性中风后运动恢复疗效的临床评估,通过神经影像学研究,证实了这种方法可以促进中风后的运动恢复。

这项研究表明:MSC干预在严重受损的中风患者中显示出相对积极的变化,可能通过减少受损区域退化和促进积极的网络重组来帮助中风后的运动恢复。

DTI和rs-fMRI结果

临床研究三:

2020年5月15日,来自台湾大学的学者发表了一篇《Potential of stem cell therapy i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研究文章,综述了PubMed上100多篇英文出版物(干细胞治疗脑出血或出血性中风的文章和评论)。收集的临床研究数据表明,干细胞技术在临床研究中能有效改善脑出血后的功能恢复,可能机制包括细胞替代、促进内源性神经再生、抗凋亡、免疫调节等。

干细胞在中风领域的临床治疗潜力让众多的研究者和患者充满希望,希望在将来,我们能看到干细胞在脑卒中领域更加令人惊喜的研究成果,期待干细胞技术的下一个重大突破,最终成为诸多中风患者的新选择!

参考资料:

[1]胡斐,王洁.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性与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3,27(01):76-82.

[2]Steinberg GK, Kondziolka D, Wechsler LR, Lunsford LD, Kim AS, Johnson JN, et al. Two-year safety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chronic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after implantation of modified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SB623): A phase 1/2a study. J Neurosurg. 2019;131:1462–72.

[3]Nogueira RG, Jadhav AP, Haussen DC, Bonafe A, Budzik RF, Bhuva P, et al. Thrombectomy 6 to 24 hours after stroke with a mismatch between deficit and infarct. N Engl J Med. 2018;378:11–21.

[4]Morgenstern LB, Staub L, Chan W, Wein TH, Bartholomew LK, King M, et al. Improving delivery of acute stroke therapy: The TLL temple foundation stroke project. Stroke. 2002;33:160–6.

[5]Detante O, Jaillard A, Moisan A, Barbieux M, Favre IM, Garambois K, et al. Biotherapies in stroke. Rev Neurol. 2014;170:779–98.